健康驻马店          咱的驻马店APP
logo
健康驻马店     咱的驻马店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27 18:05:27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34号提案的答复

黄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县区全覆盖促进医疗资源下沉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问题。全市9个县根据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布局和能力情况,分别组建了1-4个由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成员的紧密型医共体。目前,全市9个县已经组建22个紧密型医共体,涵盖了218家医疗机构。其中,遂平县为了弥补公立医院牵头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民营医院的优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把民营医院遂平仁安医院作为牵头医院纳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其他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均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医共体法定代表人均由牵头医院负责人担(兼)任。

二、关于“明确县域内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问题。一是根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原则、标准、流程,确定乡镇卫生院有诊疗能力的50个病种、县级医疗机构有诊疗能力的不少于100个病种在县域内就诊,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和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重点为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和医共体职责分工开展业务。二是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了新型协作模式,针对不同医院状况确定不同发展方向和路径,明确医院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医共体发展规划、集团的章程、各项工作的审批流程等。

三、关于“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一是构建“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实现群众就医零距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平台,实现了市县乡村信息建设一体化。全市以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为核心,组建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级卫生院为支点、以村级(社区)卫生室为网底,分别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点;开发手机移动APP平台,为县、乡、村三级签约医生提供移动端应用,通过简便的操作,有力地支撑“1+3”签约、健康扶贫巡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业务的落地。通过网络远程诊疗、手机即时服务、电子诊疗卡全程记录,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服务平台体系,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村室,让农村居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二是完善卫生专网建设。目前已形成核心网络万兆接入、三级医疗机构不低于100M、二级医疗机构不低于50M、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不低于20M专线接入,村卫生室通过“互联网+VPN”接入的市、县、乡、村一体化卫生专网,着力构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云计算模式)。全市184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云计算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医保结算和综合管理模块,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工作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改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方式,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依托互联网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初步建立。驻马店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急性胸痛、急性卒中等急危重症救治为切入点,统筹市、县、乡医疗救治资源,建立三级救治网络体系。目前,已建立包括1个市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9个县级救治分中心、182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治网点在内的“市-县-乡(镇、社区)”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四是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切入点,建设远程影像中心、远程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病理中心、远程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6大中心,实现县乡村生化、心电、影像检查即时互通,检查检验同质同步,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目前,平舆县、汝南县、正阳县、西平县已基本建成,其他县正在积极推进。

四、关于“推动医联体、医共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一是充分发挥二、三级医院带头作用,组建医疗联合体。市中心医院与53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书,与成员单位成立了26个专科联盟;市中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二附院等多家省级医院和70多家县乡级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并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1家省级以上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二是建立区域诊疗中心。其中,市中医院先后成立了河南省区域中医妇产科诊疗中心、河南省区域中医脑病诊疗中心等八大诊疗中心和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四个培训基地,带动了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业务技能上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大批中医、中西医结合实用人才。三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畅通医联体内患者的双向转诊通道。医院成立分级诊疗综合服务中心,配备有专职协调员,设置有24小时服务电话,实行医联体成员单位病人双向转诊的“一站式”服务。市中医院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通道,接受转诊病人2000余人,门诊大型医技检查病人5000余人,下转病人918名。

五、关于“完善工作机制”的问题 一是全市9个县全部成立了由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编制、发改、人社、财政、卫健体委、医保等部门及医共体成员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的医院管理委员会,县委书记兼任主任,履行办医职责, 统筹规划布局、投入保障等重大事项。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县卫健体委,具体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卫健体委主任兼任。二是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建立了部门分工协作和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市直各部门、各县、各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均指派专人负责,抓好任务落实。三是各县均成立了医共体党委和医疗集团党委,牵头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

六、关于“健全运行机制”的问题一是各县均出台了医共体议事规则、集团理事会章程、医共体三方权责清单、医共体建设成效评估机制等制度措施。各医共体针对不同医院状况确定不同发展方向和路径,明确医院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医共体发展规划、健全牵头医院与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定期协商的议事决策制度。二各医共体内部组建了“一办六部”,积极实施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等“七统一”管理。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法人资格、单位性质、人员编制和身份、经费渠道、工作职责、优惠政策、原有名称不变。 

七、关于“统一药品耗材管理”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政策,规范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用药目录管理。目前,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覆盖率达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覆盖率达100%,村卫生室基本药物补贴由人均5元提升至10元;“十三五”末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按金额计算使用比率均高于70%,达到94.51%,按品种数计算达到84.63%。统筹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做好短缺药品直报系统平台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置,动态调整全市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监测清单和短缺药品清单,对清单中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动态跟踪,落实直接挂网、备案采购等政策。调整全市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目录,指导推动医疗机构合理设置库存警戒线,协调相关企业加大急(抢)救药品供应力度。2022年全市共有303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了短缺药品网络直报工作,短缺药品均在市县两级得到有效处置,较好的保障了短缺药品的配备使用。三是坚持常态化使用监测。2022年3月共有239家医疗机构参加药品使用监测,完成医疗机构院内YPID编码比对工作和药品使用监测信息采集。加强监测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对价格差异大、用量增长快、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定期通报,督促整改。1-10月份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销售总金额13.51亿元,其中高值医用耗材销售金额7.02亿元,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病历点评6269份,使用病历点评合格率达94.14%,监测总体情况较为平稳。

八、关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问题。一是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驻马店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评价指导意见》。推进智能化签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家庭医生等智能化平台签约,全市18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智能化,提前实现覆盖70%的乡镇卫生院和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1734个,通过各种方式签约居民422.01万人,其中智能化在线签约267.07万人;贫困人口签约316912人,签约率达到100%。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管理,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结合信息化建设,做实电子健康档案,将每一次针对居民个体的服务及时录入档案,稳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对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分类管理、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和签约服务专项经费等工作。

九、关于“促进医防融合”问题。一是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传染病区设置、规划,按照传染病区相关设置要求,积极做好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区的建设工作,完成部分负压病房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传染病分院,设置必要的辅助诊疗设备,并依托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做好传染病分院日常的诊疗服务和辖区内传染病救治的人才培养工作。二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积极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购置必要的设备,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做好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三是为积极推进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融入县域医共体建设,我市将正阳县和平舆县的妇幼保健院作为试点,与成员单位签订医共体协议,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优势,建立起规范的转诊制度与流程,促进妇幼健康服务综合能力整体提升,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十、关于“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形成”问题。一是按照分区包片原则,各医共体牵头医院将所辖区内所有居民纳入管理,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和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以村级为单位,针对辖区内合并基础性疾病老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完善农村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档案,落实红、黄、绿三级登记标记,分级分类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二是实施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伴飞计划”,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落实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协议书。据统计,2022年以来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共派驻县级医疗机构52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132次,服务门(急)诊7249人次,服务住院病人2562人次,开展手术457台次,帮助县级医院建立特色专科6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4项,开展疑难病例讨论200次。

十一、关于“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问题。各县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介,加大对紧密型医共体的宣传力度,并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采取设立宣传栏、电子屏播放、人员培训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转变就医习惯,为发挥医共体作用、实施分级诊疗奠定工作基础。泌阳县借助卫生健康体育系统各类宣传活动开展10余场针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大型宣传活动,重点突出宣传医共体的优势、特色。正阳县利用“健康正阳”及各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加大对4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社会宣传力度。遂平县、确山县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宣传,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医保资金报销政策等,转变村级卫生室职能,由“看小病”向“防未病”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医在宣传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正确有序就医方面的作用,让群众明白到医共体成员单位有序就医能够少花钱、看好病,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西平县、平舆县和驿城区大力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发掘和培育典型,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十二、关于加强组织领导问题。一是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了“17110”督查机制和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实施动态监测、每月通报、及时督办、对账销号。今年又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纳入市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台账,实行月报告制度。二是市卫健体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经常深入各县进行督导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去年9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进行调度,市委改革办和市卫健体委联合发布通报3次,市委17110重点工作督查推进机制进行了20次情况报告。

十三、关于完善政策保障问题。一是市、县医保部门分别出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保障管理实施方案》,实行“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政策。加强基金监管,制定医共体医保资金内部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使用医保资金,医疗集团成立了医保内审专家组,确保医保资金安全运行。二是各县为规范和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在省定的编制限额内,根据工作需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结合各乡镇卫生院的实际、职责任务和服务人口,统一管理使用、合理分配调剂乡镇卫生院的编制员额。三是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聘任等自主权;建立县招乡用、乡聘村用、轮岗派驻等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四是积极落实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政策,按每床每年3000—5000元的标准对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投入。逐步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政策。五是建立了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基本建设情况,先后调整了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的床位费、门诊诊查费等,新增了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并与医保支付衔接。

十四、关于“加强督查考核”问题。为推动各县工作的落实,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强化协作配合,严格督导问效。二建立完善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推动医院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服务功能定位向危急、疑难重症转变,管理模式向全方位绩效管理转变,服务理念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下步工作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在进一步加强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三医联动的同时,作为卫健体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医共体组建后,各医共体应遵循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改革落后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专业设置模式,通过精简组织机构,合并重复业务,减少不必要的人员配置,消除中间层次和条块分割,降低运行成本,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医共体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管制度、形成制度运行的良性循环。

(二)推进信息共建共享。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签约服务、分级诊疗等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进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增强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三)强化宣传,着力提高政策知晓率。一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就医习惯,增强群众“防未病”意识,降低居民发病率。二要大力宣传医共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了解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专科特色、医疗水平,让群众能够放心看病。三要加强相关政策、制度的宣传,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医保资金报销政策等,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宣传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正确有序就医方面的作用。

延伸阅读: